2013-12-03 19:56:21
鼻腔生理构造及功能
鼻腔构造图:
一.鼻腔及鼻粘膜的作用
1 、鼻腔的前部叫鼻前庭,生有鼻毛,鼻毛互相交织形成网状,可以把吸进的较粗灰尘颗粒挡住,如若被吸入鼻腔后亦可由喷嚏反射作用,使其排除。当漏过的细小灰尘及细菌颗粒,进入鼻腔后,则被鼻粘膜表面的粘液毡粘着,再经过粘膜表面的纤毛 ( 像羽毛一样 ) 运动将附着的物体排至咽部,进入人体排泄系统。
2 、 鼻腔粘膜: 分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。 嗅区粘膜主要由嗅细胞、基细胞、嗅泡、支持细胞组成,占成人鼻粘膜的 1 / 3 ,位鼻腔顶中部,向下至鼻中隔上部,厚为 0.6 mm。
呼吸区粘膜系从嗅粘膜演变发生,一般为复层式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,血管非常丰富,构成众多血管丛,称之为海绵组织,其中含有大量的分泌腺及免疫细胞。
3 、呼吸时鼻毛所阻挡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颗粒粉尘而已,其余大量粉尘进入鼻腔,附着在鼻粘膜的表层。这时候人体自动调节系统开始运作起来--鼻腔自身的应对措施就是扩张鼻粘膜的毛细血管,然后粘液腺及浆液腺排出大量的粘液清洗鼻腔。
4 、 粘液毡: 鼻腔粘膜表面覆有一层粘液,此粘液层与鼻窦、咽鼓管、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粘液层连成一片,故称为粘液毡,其表层含有粘蛋白,与纤毛外端接触;底层为水样层,上皮纤毛运动于其中;在纤毛运动自身牵引力及吞咽动作下,使其不断向下向后移动至鼻咽部,然后被咽下或咯出。粘液毡每 10min 更新一次,平均移动值为 4 ~ 6 mm/h,最后移至鼻咽部又要 2 ~ 3 小时。 粘液成分:粘蛋白 ︰ 盐类 ︰ 水分= 3 ︰ 2 ︰ 95
5 、此外,鼻粘液中含有一种“溶菌酶” LYSOZYME ,具有抑制及溶解细菌的作用,加上白细胞的噬菌作用等,构成鼻腔的第二道御防线。
鼻粘膜纤毛上皮及覆于其上的粘液层略图 :

6 、因此鼻腔作为呼吸道开口具有两个功能:
空调器的作用:湿润和温暖吸入的干冷空气。
过滤器的作用:生长在鼻粘膜上的鼻纤毛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,阻挡粉尘等微粒进入呼吸道。并借助鼻粘膜及粘液纤毛运动自动 清洗鼻腔。
总结:鼻腔是人体呼吸的第一道防线,能阻挡粉尘、污染、细菌、病毒等对人体的侵袭。
呼吸图示:
 吸入空气线路图 呼出空气线路图
二. 鼻粘膜功能受损原因及后果
由于鼻腔不再发挥功能,经口腔吸入的空气及其中病菌直达咽喉部位,使上呼吸道疾病日益增多,尤其对婴幼儿影响更甚。
许多鼻腔不当用药。长期生活在污浊空气环境中,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均可破坏干扰鼻粘膜正常的粘液纤毛运动。或由于鼻腔吸入过多的灰尘、粉尘,鼻粘膜干燥,鼻粘膜上就会形成大的块状污垢,使鼻粘膜失去自洁功能,粘膜上皮层发炎,鼻粘膜由于血管扩张而引起鼻塞,粘液纤毛运动进一步受损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三. 鼻炎的种类
鼻炎: 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急、慢性炎症。 鼻阻塞、流粘涕或浓涕为各种鼻炎的常见症状。
1. 急性鼻炎 ,此病系鼻腔粘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。俗称“伤风”或“感冒”,但与流行性感冒有别,故又称为普通感冒。
2. 慢性鼻炎 , 慢性鼻炎是鼻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,是以粘膜肿胀,分泌物增多为特点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也可为全身疾病的局部症状。分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种类型。
(1)慢性单纯性鼻炎, 局部所见粘膜肥厚乃由于粘膜血管充血发炎之故,鼻塞为主要症状,流鼻水则从浆液样至粘液样均有,有的人会有嗅觉障碍或鼻音。.
(2)肥厚性鼻炎, 又名增生性鼻炎或息肉样鼻炎。其特点为鼻粘膜肥厚、增生。鼻粘膜肥厚亦可继发于变应性鼻炎,鼻中隔偏曲患者,一侧鼻腔较大, 其下鼻甲可发生代偿性肥厚,反复发作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可发展为肥厚性鼻炎。
3. 萎缩性鼻炎,本病是以鼻腔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病程长、发展缓慢的特殊类型慢性炎症或退变性鼻病,其典型临床特征是:鼻粘膜、骨膜,甚至鼻甲(主要是下鼻甲)骨质萎缩伴鼻腔变宽大,有黄绿色浓性分泌物积存并可形成筒状或片状结痂,有特殊臭味。
4. 干燥性鼻炎,其典型表现是鼻腔粘膜干燥、充血,表面有粘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,但无鼻腔粘膜和鼻甲萎缩。患者有鼻干、少量鼻出血,但无臭味,且嗅觉仍多正常。
5. 干酪性鼻炎,干酪性鼻炎又名胆脂性鼻炎或鼻胆脂瘤。本病特征是鼻腔或鼻窦充满有其臭的干酪样物,日久可产生组织侵蚀破坏,发生鼻内和鼻外形的畸形。
6. 鼻窦炎,中医称为 “ 鼻渊 ” ,是一种非常多见的鼻科疾病,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。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长,反复发作、难以治愈。
7. 药物性鼻炎, 凡服用某种药物,或使用滴鼻剂所致鼻塞统称为药物性鼻炎。
|